《Scientific Reports》在线发表吴伟祥教授课题组在生物质炭稳定性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

来源:系统管理员时间:2019-10-14

秸秆炭化还田有望取代传统秸秆还田,成为稻田土壤碳固持和温室气体减排的有效途径。作为碳固持效应的决定性因素,生物质炭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稳定性往往受土壤理化性质、环境因素和植物的共同作用影响。然而,国内外有关土壤生态系统生物质炭固碳效应的评价研究仅仅考虑土壤与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植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生物质炭稳定性是否存在显著性影响?如何影响?机制机理如何?最近,我所吴伟祥教授课题组通过微结构测定结合13C稳定态同位素分析方法圆满地回答了这一系列科学问题,并首次证实了水稻种植对稻田土壤生态系统生物质炭的稳定性具有显著性影响。研究不仅发现水稻种植可以显著提升稻田土壤微生物对生物质炭的生物氧化作用,而且还发现了有相当数量的生物质炭纳米颗粒可经土壤转运至植株体内。研究表明植物生长对稻田土壤生态系统生物质炭的固碳效应影响不容忽视。研究结果对科学评估与计算生物质炭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稳定性及其固碳效应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得到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No.2014ZX07101-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271247)和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10101110083) 的联合资助。相关成果以题为Rice (Oryza sativa L) plantation affects the stability of biochar in paddy soilScientific Reports上在线发表

  论文链接:http://www.nature.com/search?facets=new&journal=srep&q=SREP10001